當前,隨著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不斷深化,各地政府紛紛將優化營商環境與產業經濟發展緊密掛鉤,越來越多專家學者圍繞“產業營商環境”展開研究,但何為產業營商環境、如何優化營商環境等命題仍處于多方探索階段。
一、產業營商環境的內涵淺析
產業營商環境是營商環境的縱向延伸
是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發展的落腳點。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硬環境和軟環境的綜合體現。地區經濟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產業結構決定了地區經濟結構,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本質在于營造利于產業發展的產業生態環境。
是營商環境支持一批企業共同發展的升級版。營商環境重點強調政府對單個經營主體從準入、準營、運營到退出全生命周期的服務水平,而產業營商環境更加突出區域對一類經營主體從服務鏈、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等全環節的供給水平。
是營商環境在細分產業上的差異化展現。與營商環境對任一經營主體的普惠性相比,產業營商環境依據不同細分產業存在差異化、精細化側重,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人工智能等產業更加關注科技創新環境,傳統制造業更加關注用水、用電等基礎設施保障。
產業營商環境是產業支持的橫向拓展
是產業支持在體制機制上的創新突破。傳統產業支持聚焦土地、資金、勞動力等要素“硬支撐”,但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對要素保障的需求已經逐漸由政策優惠向配置效率轉變,將日益成熟的集成改革、協同治理等營商理念植入產業發展支持,能在傳統要素有限的情況下,最大程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最大程度釋放產業發展空間,最大程度發揮營商環境供給質量。
是產業支持在為企服務上的服務下沉。產業營商環境在包含產業要素支持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建立完善的為企服務機制,暢通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渠道,及時回應企業關切,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做到服務下沉、滿意上升。
是產業支持在區域協同發展的高位統籌。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產業營商環境除需關注提升自身區域競爭優勢外,還需從區域協同發展角度出發,清除妨礙公平競爭、阻礙企業遷移和注銷等政策規定,實現區域共贏、政企共贏格局。
二、產業營商環境的路徑探索
路徑一:下好政策頂層設計“先手棋”
廣州市:推出“產業版”營商環境改革舉措 2023年8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廣州市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標志著廣州營商環境改革進入6.0版本。在1.0-5.0改革持續深耕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優服務“三減一優”便利化改革的基礎上,6.0改革堅持“大營商”視野,進一步拓展改革的廣度和深度,著力營造有利于產業集聚的市場環境、適應產業需求的要素環境、促進產業生態優化的政務環境,以及護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法治環境,重點瞄準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企業在用地、用工、融資、用能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提供總量充足、結構合理、成本可控的要素保障,著力優化可量化并體現為企業綜合成本的全要素營商環境。
北京市:推出以打造“北京服務”為核心的營商環境新階段“管總”文件
2023年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北京服務”的意見》,標志著營商環境進入全面整體優化升級的新階段。在北京壓茬推行6個版本改革、累計推出1270多項措施的基礎上,“北京服務”從推動企業“點”上辦事審批服務改革,向優化產業發展全鏈條管理服務拓展,打造產業鏈與資金鏈、創新鏈、服務鏈深度融合的產業生態;重點圍繞政策支持、服務配套等方面協同發力,“一鏈一策”制定產業鏈配套服務政策,吸引更多企業和項目落地。特別是針對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建立市級綜合審批機制,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務,推動跨部門協同改革創新。
路徑二:發揮重點產業園區“主戰場”
蘇州工業園區:積極探索與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新模式
蘇州工業園區作為國內重要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聚集區,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與服務區域重點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圍繞生物醫藥行業和企業發展所需,著力解決企業在產品研發、特殊貨物通關、融資、國際人才引進等方面的痛點難點。分級管理打通研發設備進口堵點,制定進口研發(測試)用未注冊醫療器械分級管理辦法,在嚴格做好風險防控的基礎上,允許企業進口相關器械供內部研發使用。協同查驗破解特殊貨物通關難題,積極與浦東機場海關對接,開展長三角一體化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協同試點,創新推出事前風險評估備案、事中兩段布控處置、事后風險驗證的管理模式。暢通知識產權證券化渠道助力企業融資,按照“政府引導為主、企業自主參與、產品市場化運作”原則構建專利池,以企業授權專利作為底層資產,同時引入園區國有企業增信,面向投資人發行證券化產品。
成都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依托數字+制造,布局新津“智”造新賽道
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作為四川天府新區公園城市示范區域和先進制造業重要承載地,持續優化產業營商環境,積極融入電子信息、軌道交通、汽車產業生態圈。圍繞主導產業建圈強鏈,依托“主鏈”帶“輔鏈”,引進氫能源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關鍵配套企業,引進鐵科檢測中心、中車長客成都研發分中心及總部、東軟西南數字工場等高成長項目,聯合產業基金引進創新項目構建產業微生態,推動智慧園區運營服務,實現聚集式發展。聚焦科創賦能突出服務集成,圍繞“科技+人才+金融”構建專業服務系統,構建形成民營經濟十八條、津英人才十條、智能科技十條、金融十條、產教融合十條、以及數字賦能實體產業若干政策體系;搭建新津科創通、盈創動力新津工作站等數字化平臺,導入“一站式”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強化產業園區的要素供給,完善“路網+水網+電網+氣網”基礎設施配套,合理布局醫療教育、文體休閑等生活設施,聚焦“人、業、場”融合創新應用,上線“津津通”手機APP,瞄準產業人的需求,整合生產、生活資源,打造產業社群圈。
路徑三:用好評價指標體系“指揮棒”
天津市:制定國內首套產業營商環境指標體系
2021年,天津市經開區選取生物醫藥、石化新材料和平臺經濟三大行業,以中國特色營商環境指標體系為框架,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投資吸引力、監管與服務三個維度構建產業營商環境指標體系。根據產業特點,各指標體系評價內容有所側重,其中平臺經濟產業更關注線下資源對接、數據隱私和數據共享,生物醫藥產業更關注于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產品本地化應用,化工產業更關注于市政工程建設審批、公共管廊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污染物排放等環境治理。通過全面評估特定產業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有效推動有關部門減少時間、環節、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費用,促進各行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向上突破。
中國產業營商環境競爭力課題組:發布國內首個以城市產業營商環境為研究主題的營商類專著
2023年12月,首屆中國產業營商環境高峰論壇(2023)在北京舉辦,會上,由中國信息協會、北京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等聯合編寫的《中國城市產業營商環境發展報告2022》正式發布。該報告以城市產業營商環境為研究主題,充分借鑒參考《世界銀行宜商環境評估體系》、中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產業營商環境評價通用指標》(T/CIIA 034—2023)等報告和標準構建城市產業營商環境指標體系,聚焦制度法規、要素支撐、產業生態三個方面對我國260個城市產業營商環境進行了總體評價和專項評價,將營商環境優化融入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城市高水平建設,為部分城市優化產業營商環境提供了重要參考。
三、產業營商環境的優化初探
因勢利導,立足產業特點實施產業發展“靶向藥”。產業發展對產業營商環境存在差異化需求,不僅體現在不同產業,而且同一產業不同發展階段需求也不同,良好的產業營商環境一定是符合產業發展特征,一定是圍繞特定產業需求,一定是聚焦各個環節堵點,精準施策,實施差異化要素供給。
系統改革,以產業鏈視角制定政策“組合拳”。學習借鑒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優化營商環境理念,從優化提升全產業鏈視角出發優化產業營商環境,一方面深入剖析產業鏈上下游的關聯性和互補性,另一方面準確把握產業鏈的薄弱環節和潛在風險,打造符合產業鏈式發展的政策制度環境。
服務增值,實現產業園區從企業“保姆”升級為產業發展“守護者”。充分發揮產業園區作為產業發展集聚地的資源整合與配置優勢,一方面強化政企溝通機制建設,構建分工協作、上下聯動的全領域全流程的服務體系,另一方面聚焦產業發展體制機制堵點,以“小切口”推動體制機制改革試點突破。
以評促優,依托科學指標體系開展全面系統“深體檢”。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中國營商環境評價等各類權威性評價體系,很大程度幫助各參評主體提升營商環境水平。同理,依托構建科學的產業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對地區開展全面深度體檢,有利于地區發現存在的短板不足,為各項改革精準落地、提質增效提供明確方向和目標。
作 者
鄒萌,咨詢師,長期從事營商環境政策制定、評價體系、政策落地等方面研究工作。
樊安然,助理咨詢師,長期關注研究營商環境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