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四鏈融合”發展仍存在協同創新不夠、創新鏈產業鏈對接不暢、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實等諸多不足,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外典型案例,從多主體協同創新、科技中介機構運作機制、校企協同攻關等角度切入,為推動“四鏈融合”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案例分析
1、多主體協同創新網絡——美國制造業創新研究所
2012年美國計劃通過建立15個制造業創新研究所,打造覆蓋全美的制造業創新網絡。截至2023年11月,美國已設立17個制造業創新研究所,覆蓋電子、材料、能源/環境、數字化/自動化、生物制造領域。
圖片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北國咨繪制
圖1 美國17個制造業創新研究所
該模式特點:一是具有完備的法律背書和專門負責機構。美國發布了《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國家制造業創新網絡》等法案,并設立了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計劃辦公室,涵蓋國防部、教育部、國家科學基金會等多個部門,負責運營美國國家制造業創新網絡。二是研究所參與主體覆蓋產學研政金,且擁有極大的自主運營權。研究所參與主體包括政府、研究機構、高校、風險投資機構及孵化器、制造商等,各類主體分工明確,由各界代表組成的董事會負責運營,務實開展跨機構合作,確保了整個創新網絡的高效運行。
2、成熟的技術轉移網絡——史太白技術轉移中心
史太白技術轉移中心是歐洲最大的技術轉移機構,由史太白經濟促進基金會和眾多專業技術轉移中心組成。
圖片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北國咨繪制
圖2 史太白技術轉移機構組織架構圖
該模式特點:一是實行扁平化管理,總部與各中心間運作機制靈活高效。基金會負責統一定制服務原則和標準,技術轉移公司承擔各分支機構的管理、考核工作,但并不對各機構的具體運作加以干涉,各機構完全市場化自主運營,擁有獨立決策權。二是將專業技術人才作為企業家培養,提高技術成果轉化成功率。基金會下屬的史太白大學通過系統性、雙軌制教育,將技術人才作為企業家來培養,推動技術產業化、商業化。同時,大學也為企業提供系統培訓,提升員工技術能力,以此提升技術轉化成功率。三是以高校、科研機構為主體,有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各轉移機構大多由高校、科研院所發展而來,吸納了眾多覆蓋各行各業的專家、教授,既能有效推動各領域的技術成果轉移,又能與其他領域專家教授開展協同合作,實現了良性循環。同時轉移中心還設立了技術轉移獎,用來激勵高校、科研機構進行技術轉移。
3、校企協同攻關模式——“延長-西大”先進技術研究院
為解決科技成果“難轉化”“轉化難”等問題,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和西北大學共同成立了“延長-西大”先進技術研究院,探索以企業為投資、管理、需求、市場主體,與高校開展聯合攻關的“四主體一聯合”模式,以科研支撐產業、以產業帶動科研、以產業反哺科研,推動創新轉化的實施。該模式特點:一是聚焦產業需求開展科研活動,實現雙向共贏。研究院聚焦集團產業需求清單,利用大學的科研力量,圍繞重點專項領域,開展原始創新、聯合攻關,力爭取得重大原始創新成果,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二是聯合開展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融通發展。在國家產業政策指導下,結合西北大學技術優勢,在能源、化工等領域與集團共同搭建研發、轉化平臺,爭取國家、省市重點科研任務,研發重大原始創新成果;聚焦產業發展關鍵核心需求,重點推進前沿技術、基礎研究應用轉化,同時做好人才培育、儲備。三是積極探索多元化資金投入,持續注入創新活力。建立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良性互動的合作機制,推動具備條件的研發項目及人才隊伍獨立發展為控股公司,吸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社會資金及風險投資等,加快形成多元化資金結構。
經驗啟示
強化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形成創新發展合力。推動政府、高校、企業等多主體形成合力,是加速推動前沿尖端科技創新發展、解決產業發展共性問題、降低新技術產業化風險成本的現實路徑。開展科研活動要遵循創新規律,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明確創新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發揮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引導作用,持續優化創新生態,推動科研院所、企業、金融機構等創新主體在產業、創新、人才、資金等環節協同發展。
推動科技中介機構提質升級,打破“四鏈融合”發展壁壘。科技中介機構是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的重要載體,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需依托科技中介機構開展研發需求調研,促進技術要素流入生產部門,進而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打造覆蓋人才、資金、政策、平臺等多種創新資源的科技中介機構,探索完善利益分配機制,逐步實現市場化運營,有助于激發高校等主體科技成果轉化動力,實現創新活動與產業發展的有效對接,助力“四鏈融合”發展。
強化供需對接合作,推動科技創新高效賦能產業發展。科研團隊根據產業實際發展需求,凝練科研課題、開展科研活動,是有效支撐產業發展的重要主體。邀請產業鏈終端企業參與科研活動,是實現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無縫對接的有效途徑。推動校企合作,一方面有助于高校完成科研任務,加速科技成果有效轉化,另一方面有助于企業解決產業發展實際問題,兩者共同推進創新鏈產業鏈精準對接,有利于實現產業轉化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 者
董 威,長期從事科技創新領域研究
張偉捷,長期從事科技創新領域研究
董曉云,咨詢工程師(投資),長期從事科技創新領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