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領域。為搶占新一輪科技競爭制高點,全球各國掀起AI發展熱潮,在國家人工智能產業規劃部署的指引下,北上廣深“頭雁城市”率先開展人工智能產業布局,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的人工智能政策支撐體系。本文以2017年國家出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為起點,以分析四大城市的政策異同點為抓手,深入剖析北上廣深人工智能政策的側重點和獨特性,為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一、上海、北京發布人工智能產業政策數量領先,上海政策類型最為豐富
北上廣深四地均致力打造“體系完備、要素齊全、支撐有力”的全方位政策支撐體系,多維聯動、多措并舉推動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從政策發布數量來看,自2017年以來,上海、北京兩地出臺人工智能專項政策領先,分別為10項、9項(不完全統計);廣州、深圳兩地次之,各有5項。從政策類型來看,四地均出臺人工智能“行動計劃”或“行動方案”。北京市政策以“計劃、方案、措施”為主,率先在全國范圍內出臺首個地方性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行動計劃;上海市政策類型較為豐富,出臺政策涵蓋“條例、規劃、意見、措施、方案”等,是四地中唯一出臺人工智能產業“十四五”規劃的城市;廣州市出臺行動計劃“三部曲”,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深圳市“立法+政策”雙管齊下,最早探索創新出臺地方性人工智能發展條例,構建科學合理的人工智能治理規則。
表1 四地人工智能產業政策一覽表(不完全統計)
表格信息來源:北國咨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二、四地均聚焦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上海、北京規劃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領先
北上廣深四地均將發展人工智能作為重要戰略,聚焦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通過政策體系引領,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各領域全方位應用。北京市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規劃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帶動形成超萬億元的產業規模。上海市聚焦構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高地,規劃到2025年實現4000億元的人工智能規上產業規模。廣州市旨在建設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區。深圳市積極打造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努力創建人工智能先鋒城市。
數據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北國咨繪制
圖1 四地人工智能產業戰略定位
三、北京側重支持技術攻關,上海側重支持應用,廣州、深圳側重支持平臺建設
北上廣深四地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產業,競跑“未來賽道”,但政策支持側重點各不相同。北京市側重支持技術原始創新,重磅支持大模型關鍵技術攻關,對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攻關最高支持1億元;同時,聚集支持人工智能的底層基礎算力,對智算中心建設和企業使用算力分別給予最高5000萬元和200萬元資金支持。上海市聚焦人工智能產業化落地應用,支持人工智能試點場景應用,對重大專項項目最高支持2000萬元。廣州市聚焦推動人工智能集聚發展,對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創新中心及研發機構分層分檔給予支持。深圳市側重支持創新平臺建設與技術科研攻關,最高均支持500萬元。
四地均設立了不同規模的產業基金,支持人工智能產業能級提升、企業方陣壯大。具體來看,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設立市級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廣州市設立區級人工智能產業基金(南沙區和海珠區)。設立時間上,上海市最早于2019年8月設立首期100億元的產業基金,深圳、北京兩地均于2023年設立。基金規模上,上海、深圳兩地人工智能產業基金規模遙遙領先,均達到1000億元。
數據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北國咨繪制
圖2 四地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設立情況
總體看來,北上廣深作為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頭雁城市”,產業發展戰略定位清晰明確,均通過構建完備的人工智能創新體系,推動產業蓬勃健康持續發展,但四地的政策特色和支持側重點各有不同。
北京市技術引領、突出科研資源優勢,聚焦基礎技術領域,側重基礎理論研究和重大技術攻關,提升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
上海市應用引領、突出開放生態優勢,依托良好的創新生態和豐富的商用場景,重點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應用,為實體經濟賦智賦能。
廣州市產業引領、突出信息產業優勢,聚焦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集聚發展,重點打造產業園區和大模型集聚區,助推人工智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深圳市生態引領、突出技術平臺優勢,聚焦重點創新平臺和載體建設,堅持基礎研究和落地應用交互并進,助推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應用。
作 者
馬夢娟,長期關注研究人工智能領域